DB4403∕T 468-2024 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深圳市)
ID: |
7183B0B7165A4970912E6F26A23622B8 |
文件大小(MB): |
0.92 |
页数: |
3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020,CCS Z 04 DB4403,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 468—2024,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Guidelines for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for food waste treatment,projects,2024-07-05 发布2024-08-01 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03/T 468—2024,Ⅰ,目次,前言II,引言 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核算边界2,4.1 边界2,4.2 碳排放源识别.3,5 核算方法3,5.1 核算原则 3,5.2 核算流程 4,5.3 核算内容 4,5.4 活动数据收集.5,5.5 排放因子确定.6,6 不确定性分析..6,6.1 主要流程.6,6.2 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7,7 数据质量管理.7,8 报告编制7,8.1 项目信息.7,8.2 碳排放核算7,8.3 数据来源说明.8,8.4 真实性声明8,附录A(资料性) 相关参数推荐值.9,附录B(资料性) 报告格式模板15,参考文献 21,DB4403/T 46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城管宣教和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红、刘荣杰、李欢、吴远明、李水坤、张蕾、尹寒冰、肖丽祺、姜建生,DB4403/T 468—2024,III,引言,随着深圳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厨余垃圾收运处理量不断提升,厨余垃圾已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板块。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种类多样,不同技术之间的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为引导全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转型升级,减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放,促进城市降碳减污、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方法,目前,针对厨余垃圾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局限在填埋、焚烧、厌氧消化等处理情形上,难以满足,对类型多样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进行系统评估的需求。为此,本文件在深入调研各类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基础上,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基础,选取典型排放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典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涵盖发酵产酸、饲养黑水虻等厨余垃圾资源化新技术,可为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监督,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碳排放核算提供依据,DB4403/T 468—2024,1,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数据质量管理、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 11062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伯指数的计算方法,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HJ 636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828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NY/T 2542 肥料总氮含量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厨余垃圾food waste,容易腐烂的食物残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有机质的垃圾,注:引自《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厨余垃圾等,3.2,厨余垃圾处理项目food waste treatment project,用于实现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系统,注:包括厨余垃圾及“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运输、处理,3.3,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注:一般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三氟化氮(NF3)、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来源:GB/T 32150—2015,3.1],DB4403/T 468—2024,2,3.4,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度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的影响相关,联的系数,注:本文件选择100 年的时间尺度,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势为1,甲烷的全球变暖潜势为27,氧化亚氮的全球变,暖潜势为273,来源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气候变化2021:物理科学基础》中表,7.15,可根据来源文件的最新版本适时更新,[来源:GB/T 32150—2015,3.15],3.5,碳排放carbon emissio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注:本文件量化计算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碳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q)表示,[来源:GB/T 32150—2015,3.6,有修改],3.6,碳排放源carbon emission source,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来源:GB/T 32150—2015,3.5],3.……
……